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机构养老日益成为老年人重要的养老选择之一。为深入了解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抑郁状态现状,探寻有效的数字化干预手段,长春人文学院社会福祉学院心理福祉系主任李力红教授主持的《老年人抑郁现状与数字化干预研究》课题组,于2025年3月至7月期间,在净月颐康医养中心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实证研究。7月26日,课题组顺利完成首阶段数据采集与干预实验工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初期,课题组运用专业的老年抑郁评估量表(GDS-15),对医养中心的140余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筛选出30名具有不同程度抑郁倾向的老年人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并进行一对一访谈,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生活背景及对数字化干预的接受度。随后,课题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了为期五次的行为训练与心理辅导课程,探索数字化干预在改善老年人抑郁情绪方面的有效性。

在行为训练过程中,研究人员不仅注重科学性与系统性,也高度重视与老年人之间的互动与情感连接。每次训练前,研究人员会与老年人进行简短交流,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确保干预内容既科学又贴近实际。训练过程中,研究人员耐心引导,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互动活动,帮助他们缓解孤独感、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还特别组织应用心理学专业部分学生志愿者参与全程实践。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协助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记录、训练组织等工作,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2021级学生志愿者朱鈜文熙表示:“这次科研实践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也夯实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素养,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2023级丛博宇说“我挺感兴趣的。最近跟爷爷奶奶们聊天也很开心,我也正打算等开学后去问问老师来养老院实习的事情呢。”


为了表达对参与研究的老年人的感谢和关怀,课题组在事后为他们赠送了标有“长春人文学院社会福祉学院”字样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不仅具有纪念意义,更传递了学院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祝福。老人们纷纷表示,感谢课题组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尊重。

本次关于老年人抑郁现状与数字化干预的研究,是心理福祉系积极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务实举措,也是推动科研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并为后续应用心理学专业项目化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历时5个月,课题组方面系统收集了大量一线数据,为深入研究老年人抑郁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数字化干预,在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学生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为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供了宝贵机会,促进了学用融合;同时,项目也为培养具有福祉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人才提供了一个极具探索意义的途径。下一步,课题组将对既有数据开展深入分析,总结数字化干预改善老年人抑郁状态的成效与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南,为构建和谐、健康、智慧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