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社会福祉学院简介

  社会福祉学院创建于2010年,下设社会福祉系、心理福祉系、养老福祉系。现有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养老服务管理3个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硕士学位建设立项专业。学院依托吉林省养老事业与产业发展智库、吉林省社会福祉研究基地、吉林省老年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等重点领域研究平台,实现产业发展与本科教育深度融合、福祉研究与本科教育有效衔接。现有专职教师26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61.5%,博士占比23.1%。

  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中国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和高级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教育机构、老龄科学研究机构等,从事教育培训、规划、研究、咨询与管理等工作。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采取多种模式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每年选送优秀学生赴日本、韩国知名大学交流或实习,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及人才层次。学院与多家知名养老机构、社工机构、康复机构及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30多家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01/社会福祉系 社会工作专业

专业特色

社会工作专业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社会福祉方向为特色,融合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社会心理、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生命科学研究、福祉健康产业开发、高端福祉机构运营等多领域知识,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立足于中国老龄学科建设,采取“社会工作+国际福祉教育”模式,打造福祉产业的教育基地,培养社会发展亟需的社会工作师和高层次老年福祉人才。

主干课程

核心课程:社会福祉学、社会工作概论、现代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学、福祉法学、现代管理学、社会政策概论、福祉伦理学、社会统计与SPSS、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等;

特色课程:国际福祉比较、老年福祉概论、新媒体运营、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师实务、介护规划与技术、养老机构管理、健康管理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进入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残障康复、社区建设、社会发展等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在高端(国企)养老机构逐步晋升至管理岗位;考取社区社工岗位或村委会工作人员等公务员岗位;在高校或职业技术院校担任教师;在企业工会或企业社会工作岗位从事社工、人力资源、培训等相关工作;也可赴海外就职或申请社会福祉硕土项目,成长为国际化福祉人才。

联系方式

13756171322 李老师

13844140511 张老师




02/心理福祉系 应用心理学专业

专业特色

应用心理学专业秉承“因材施教、全人发展”育人理念,实施“分类培养”特色机制。立足心理学理论根基,深度融合社会学、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及AI技术等跨学科知识,依托配备标准化心理实验室平台开展技术转化研究,形成心理健康促进、人工智能心理应用等前沿交叉领域以及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实践+创新”三维培养体系,着力塑造具有福祉情怀、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心理学人才。

主干课程

核心课程: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教育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等;

特色课程:福祉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萨提亚家庭治疗、戏剧疗愈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有多重就业途径,可攻读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考取“心理咨询师”“AI工程师”等权威职业资格;通过选拔考试入职党政机关、社区社工岗等;在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及大专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企事业单位的工会或培训部门工作;在智慧医疗、数字教育、社会服务等朝阳行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联系方式

13578868729 李老师

13836164132 孟老师




03/养老福祉系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融合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新兴交叉专业。采用多模块、开放式教学方式,探索并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开展“学校+企业+社区”的教学场景,实施“国际教师+专业教师+实 践导师”协同授课的项目化教学,构建多元化的师资矩阵。与国内优质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建立实习基地,通过系统实习实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适应银发经济发展需求,具有社会福祉理念,掌握国家福祉政策法规的养老服务师、养老顾问、养老规划师等高层次老年福祉人才。

主干课程

现代管理学、老年服务管理、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管理老年服务与营销、现代社会学、社会福祉概论、老年社会学、老年学、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心学、老年心理慰藉、医学基础、老年医学、智慧养老服务与经、老年政策与法规、养老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多元化可在民政部门、卫健委、养老协会等相关部门、大型康养企业从事养老政制定 、企业运营 、项目策划、产品开发、职业培训等工作,也可,或自主创业投身养老服务产业。

联系方式

19975853967 李老师

18686620067 桂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