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生防诈意识与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社会福祉学院于5月29日召开“守护财产安全,共筑反诈防线”主题教育班会,会议由各年级辅导员老师主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系统性反诈教育。

会上,辅导员结合近年高发案例,深度拆解四类典型诈骗手段:

一是电信伪装类诈骗,揭露冒充公检法、领导熟人等话术陷阱,强调“不听、不信、不转账、不透露”四不原则,警示学生对陌生来电、可疑信息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权威身份”话术陷入恐慌转账;

二是贷款诈骗,针对“征信修复”“低息秒贷”等诱饵,明确个人征信由央行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无权擅自修改或删除不良记录,提醒学生远离“先缴费后放款”“保证金抵扣利息”等诈骗套路,如需贷款务必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渠道办理;

三是赌博诈骗,以“刷单返利”“游戏充值抽奖”“投资理财稳赚”等非法平台为例,曝光“小额返利吸引入局—大额投入锁定资金—账户冻结无法提现”的完整骗局链条,强调网络赌博属于违法行为,且后台数据可人为操控,所谓“高回报”均为诱饵,呼吁学生摒弃“以小搏大”侥幸心理;

四是假期专项提醒,结合端午假期出行、购物等场景特点,重点提示虚假电商促销、冒充亲友紧急求助、机票酒店退改诈骗等高频风险,叮嘱学生出行选择正规交通票务平台、离校前检查宿舍水电门窗、外出时避免前往偏僻危险区域,并保持手机通信畅通,及时向家人老师报备行程。

本次主题教育班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社会福祉学院将不断关注学生的安全需求,通过官方公众号和班级群组在线上定期分享新型诈骗手法的解析和真实案例的警示;同时,在线下组织反诈骗知识竞赛和专题讲座,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的反诈骗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