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 Situation
社会福祉学院创办于2010年,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唯一的以“社会福祉”命名的学院,是一个集福祉本科教育、福祉社会学研究、老年福祉示范基地、福祉职业教育“四位一体”的福祉专业教育集群,创办人是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长春人文学院董事长穆树源教授。
社会福祉系培养中国社工师、城市管理系培养城市正面城江规划师、应用心理学系培养心理咨询师。
福祉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吉林省教育厅)
吉林省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吉林省教育厅)
吉林省地方高校专业集群转型试点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吉林省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吉林省教育厅)
组织机构
社会福祉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 崔永军 教授
福祉心理学系主任 李力红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社会福祉系主任 李淼
科研基地
吉林省社会福祉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社科规划办)
吉林省老年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吉林省教育厅)
吉林省养老事业与产业发展智库(吉林省教育厅)
师资队伍
由博士硕士讲师教授副教授组成
01/社会福祉系
【自然状况】
社会福祉系创建于2010年,是我国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第一个以“社会福祉”命名的集本科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教学团队,创办人是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春人文学院董事长穆树源教授。
社会福祉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07人;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助教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从2010年开始通过高考面向全国招生,每年计划招生100人。
【培养目标】
社会福祉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国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采用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和福祉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技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福社方向) “中国社工师”。
【办学特色】
“社会工作”+“国际福祉教育”。社会福祉专业方向属于我国目前新型交叉学科,涉及社会工作、社会心理、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生命科学研究、健康产业开发、高端养老机构运营等,本专业立足于共同建设与开发中国老龄科学,打造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教育基地,培养中国未来社会发展亟需紧缺的高层次的养老人才。
【就业去向】
为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教育机构、老龄科学研究等相关领域专门从事规划、组织、研究、经营与管理的社会工作师、养老企业中管和大专院校养老专业教师。迄今为止,社会福祉系毕业生已有八届388人。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5%以上;考研率超过18.7% ,在日本和韩国攻读博士学位2人,考取北京大学、东北师大、华东政法、哈工程等名校的硕士生占比67%。许多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国家公务员岗位(2020年7人)、国内高端养老机构、高职高专养老专业教育岗位、国外社会福祉设施岗位,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培养方案】
按教育部本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评估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要求,合理配置及优化教育资源,选用先进的教材和最新的科研成果组织教学,体现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前瞻性,突出“厚基础,精专业、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理念,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现代社会与福祉、现代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福祉学、祉伦理学、法学概论、人口学与经济、福现代管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区城福祉与社会工作、金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师实务、社会危机管理、社会政策与法规、社会援助技术、福祉文化概论、福祉美学、福祉产业开发与经营、养老机构组织与管理、民政管理、基础医学、老年医学、健康管理、老年福祉学、老年教育学、老年法律援助、老年心理慰藉、社会统计学与软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质性研究、智能化与网络技术、介护基础、形态别介护技术、介护规划与设计、介护康乐技术、认知症介护技术、人际沟通技巧、中医推拿技术、大学生创业基础、英语或日语定向选修等课程,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
【办学条件】
社会福祉系办学硬件堪称国内一流,有近千平米的实验实训设施,如社会福祉实训中心、健康评估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推拿技术实训室、介护技术实训室和社区居家养老模拟实验室等。目前,我们已与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吉林等地的多家全国知名养老设施、医疗康复机构和各级民政部门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作为学生临床实习、现场实训基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国际交流】
社会福祉系坚持开放办学,“引进来,走出去”,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同时,每年选送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赴日本的东北福祉大学、东京福社大学、城西国际大学、淑德大学和韩国崇实大学、明知大学、东国大学、朝鲜大学等进行对口专业交流,采取“3+1”、“2+2”等方式联合培养,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国外“本硕连读”。我们与日本的亚童梦集团、生命之光、清树会等社会福祉设施进行人员交流,已有116名学生赴日本实习(120天),并获得“日本介护福祉士初任者”资质。
【尖子人才培养】
社会福祉系培养“拔尖学生”,积极鼓励优秀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并安排教师专人指导(仅2016届毕业生有1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占该年度毕业生人数的28%)。积极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师”资格国家考试,2018年通过率90%。同时兼顾国家公务员和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等需求,扩大选修课比例,拓宽知识视野,突出孵化功能,实施“前期趋同”,“后期分流”。从2013年9月起,我们与东北师范大学本部联合培养“社会保障”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从2015年9月开始,我们与长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目前,社会工作硕士点申报工作正并然有序,争取2020年验收获批。
【科学研究】
社会福祉系重视科学研究,并设有福祉图书资料室和全国唯一的高校图书馆福祉学科数据库,主持承担国家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智慧职教官网);省级科研立项16个;与日本敬心学园合作进行“介护福祉教育”开发项目1个(福祉教育系列教材),形成了“科研先行”的优秀教学团队。
【社会服务】
社会福祉系从2013年开始承担吉林省民政厅、延边光荣院、安图光荣院、延吉长白山老年公寓、本溪养老机构、辽阳养老机构等养老行业管理骨千人员的培训任务。
从2014年开始成立“快乐人生”志愿者协会每周组织学生到长春市温馨养老院进行公益性服务。2015年承担中夹财政“爱老助残公益”项目,深入吉林省公主岭市荣军医院和公主岭市脱贫社区开展公益性社会服务。
2016年与长春市南关区政府签署协议承担所辖东风、桃园、龙兴、九圣祠、长大等10个社区“爱老助老”和“幸福南关”志愿者公益性服务活动,组织师生深入社区进行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社会化服务活动,并承担了2项南关区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创投项目。
2021年开始与吉林开放大学合作,开发“老年教育”系列课程,组织线上教学,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评价】
社会福社系社会工作专业于2017年、2018年全国校友会网评中获得“五星级”专业称号,在2017年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建设专家评审中获得82.1分的好成绩,名列我校46个专业的榜首。
目前,社会福祉系承担吉林省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模式创新试验区(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养老专业转型试点单(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吉林省教育厅项目)等三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任。
社会福祉系师生们热烈欢迎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踊跃报考长春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把社会福祉系打造成为“中国社工师的摇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咨询电话: 0431- 84576399 / 0431- 84577566 13364549070 / 18088688012
电子邮箱: 1124512260@qq.com 176327920@qq.com
02/城市管理系
国家第一类全国顶尖独立院校吉林省“十一五”特色专业建设点六星级专业“十二五”特色专业
城市管理系创建于2000年,是吉林省内仅有的两家拥有“城市管理”专业的高校之一。办学18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被称为是“城市管理专业的精英教育”,实现了“精细化人才培养”。学生就业范围广、就业质量高。
我系城市管理专业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顶尖独立院校唯一的6星级专业”、吉林省“十一五”“十二五”特色专业; 2018年进入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行榜800强;曾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师团队”称号。
我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核心教师团队7人,正高以上职称达71%,博士占比33%;政府机构及企业界核心导师团队共计5人。拥有“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省级优秀教师”“吉林省教育科学专家”等称号;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掌握现代城市管理与运营的理论及方法,具备较强的社会调查与分析、数字技术应用、规划与设计等能力,能够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城市建设、服务与管理的各类企业,城市社会团体及社区等从事管理运营,以及相关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特色与优势】
城市管理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多年的办学积累中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以下特色和优势。
专业建设方向特色鲜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专业发展体现“一体双翼”,以城市管理专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数字信息化”+“城市经营”为双翼;打造“政企校”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规格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提升就业率。深入调研目标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群”的胜任素质要求,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跨越,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现实需要,促进高质量对口就业。
全面实行导师制。师生之间建立“导学”关系,全面指导学生成长。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从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充足的知识与素质储备。每位学生均可获得与导师一对一的学业和职业的引导与帮助。
以专业实践为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课堂实训+集中实习实践+专业大赛”。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假期社会实践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城市养老规划”专项课题实践、城市管理相关政府部门或大型城企项岗实习;各类专业大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赛促学”。
注重学生系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打造“问题导向”“任务导向”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情境,注重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激发学生尝试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动机,运用系统思维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创新的意愿及能力。
【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可报考公务员及相关事业单位,也可到城市建设与服务相关的企业单位从事规划、组织、决策等管理工作。如进入政府机关,城市规划、建设、执法及综合管理部门、城市市容环境和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城市建设相关企业和教育科研部门等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考研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报考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近5年来学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考研和考公务员比例为15%。
【主要学习课程】
课程体系设计服务于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并体现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前瞻性。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城市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城市福祉学、智慧城市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GIS、城市
养老规划(含CAD、Sketchup. Photoshop等软件应用)、城市营销等课程。此外,为提升学生公务员应试能力,特聘请省内知名公考专家为学生系统讲授申论与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等课程。课程体系的设置成为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支撑。
【办学条件】
学校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宽敞的学生宿舍和食堂、大型体育馆和运动场。斥资7000万元建成的“福祉实训大楼”功能齐全,确保管理学、智慧城市、城市养老规划、GIS等实验实训课程的顺利开展;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为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成长提供良好发展空间。
【科学研究】
近年来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纵向、横向课题23项;累计在EI、CSSCI、国家核心等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拥有国家专利;编撰学术专著及教材近10部;获得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高教学会等机构颁发的多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持续关注“城市福祉”领域创新研究,拥有全国唯一的福祉学科数据库。
【社会服务】
我系连续15年举行“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假期社会实践报告会”;“社区志愿服务团”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到社区进行文化建设、义务支教、慰问老人、党建活动、培训社区工作人员等,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社会评价】
我系获得“吉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标兵”、“吉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吉林好人”、“吉林省优秀社工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近5年各类教师、学生获奖累计数十个。
【实习基地】
本专业与多个城市社区、城乡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局等中国长春新区城市管理部门,以及燃气集团等城市公共服务领域10多家城市规划展览馆管理及城市建设、城市服务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和正在洽谈校政、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实操技能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录取分数参考】
以2018年为例,本专业在吉林省内文科录取成绩区间为421-434分;理科为384- 394分。内蒙地区文科录取成绩区间为426-439分。(2018年吉林省普通高校文科录取线为433分,理科为405分。)
【毕业生风采】
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机构、城市社区、各级社会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部分毕业生在国内外大学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联系方式】
专业咨询电话: 0431- -84575982/84575911手机: 13844099966/ 135008 12804
招生咨询电话: 0431-84537195 / 84537149/ 84512388
03/福祉心理系
伴随社会进步与生活的变化,现代人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心理问题不断增加,心理疏导或心理调适已成为社会迫切的需要。福祉心理系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经省教育厅审批,由社会福祉学院与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共同组建的教学机构。福祉心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心理咨询与诊断、心理疏导与调适的技能,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心理问题提供服务。
福祉心理系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助教2人。本专业将于2019年开始通过高考面向全国招生,本年度计划招生40人。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具备心理咨询与疏导实践应用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心理学本科人才,毕业后能胜任应用心理学教学或研究工作,或担任心理咨询与疏导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
【办学特色】
采用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方式,学校教学与机构实践相结合,一般应用与特定对象群体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心理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在掌握心理学一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其敏锐的诊断能力和较强的治疗或疏导方案设计与运用能力。
【就业去向】
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能在教育部门、各类工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公检法法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人事管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心理学专门人才。
【培养方案】
根据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和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教育心理学、福祉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办学条件】
长春人文学院(原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社会福祉学院于2010年率先在国内首创福祉教育本科专业,从老年福祉发展到儿童福祉、城市福祉、心理福祉等专业,现已经积系了9年的办学经验,教育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硬件设施齐全,尤其在应用心理学领域,在儿童心理教育和老年心理疏导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办学特点。长春人文学院是吉林省教育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与吉林省民政厅、教育厅、卫计委、人社厅等政府部门以及吉林省养老产业联合会、吉林省儿童之家集团多年合作,已经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互动和联动关系,为落实“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实现“大健康”、“大福祉”、“大交融”的福祉教育专业集群发展目标,福祉心理专业,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目前已成最具有成长力,社会急需人才的新专业。
福祉心理系热烈欢迎祖国各地的有志从事心理学教育与研究、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莘莘学子报考长春人文学院“福祉心理专业”,长春人文学院福祉心理系将成为你们成长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师的摇篮。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