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西迁”故事,弘扬新时代“西迁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传承好“西迁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我院为了积极响应号召,于2020年5月开展了“我与'西迁精神'故事”主题活动。号召我院青年大学生学习先进思想,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奉献精神的新时代青年人。
“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人”始终以国家繁荣富强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己任,前仆后继,上下求索,甚至甘洒热血,慷慨赴死,集中体现了他们在爱国奋斗精神品格下的价值追求。
志愿活动
福祉学院学子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自愿投身于各类志愿活动当中。
心得体会
孙梦: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学习了“西迁精神”,并且在参加了抗疫志愿活动,让我更加深刻知道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16个字的含义。我在志愿活动中谨记“西迁精神”,尽己所能,帮助志愿活动顺利进行。由于报名此次志愿者活动的人数较多,而管理者有时又不能及时的回答报名者的问题我就帮助管理者将一些常问的问题总结归纳,让管理者省了很多的时间,也减少了很多的麻烦,一方面稳定了群里的秩序,一方面也减少了管理者的负担。虽然我的任务是协助工作人员记录小区车辆以及人员流动,但是每当有人和车来,我总是第一个冲在前边的。并且有的来往人员手里拎了很多东西,不方便写字,还有的老爷爷老奶奶不会写字,这个时候我就会帮忙,耐心的帮助他们登记。虽然我的手也被冻的通红,甚至写出来的字也有一些僵硬,但是我还是认真的写,生怕把电话号码记错了。因为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任务。“西迁精神”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其学习,所以我们要谨记“西迁精神”,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部调查
将“西迁精神”牢记于心,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弘扬“西迁精神”,将“西迁精神”发扬光大。有句话说: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辽阔;不到兵团,不知祖国之壮美。西部对于旅游者而言,它是风光无限、美丽神奇的旅游胜地。
心得体会
李硕:在62年前,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以“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为口号,告别自己繁华的城市,义无反顾地踏上开往西北的列车。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文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祖国繁荣,展现了自我价值。他们就像一颗颗红杨柳,在西部扎下了根,站成了林。他们就是老一辈的交大人。经历了风雨,总会有晴天,付出就会得到回报,他们不仅在西部收获了爱情,收获了民族同胞的亲情,收获了他们教过的孩子们的感恩之情,更收获了自我的成长和世人的感动与敬佩。六十年前的老一辈交大人用‘西迁精神’为我们上了生动了一课,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说到支教,大家会想到什么呢?贫穷、落后、吃苦或者是一张张开朗淳朴的笑脸。‘支教’这两个字仿佛天生被赋予了一种使命感,总会令大家想要挥洒热血,燃烧青春。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支教的想法,并为此有过犹豫的时候。或许出于好奇、冲动又或许是想去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站在讲台上表述自己的想法;或是想去艰苦环境下磨炼一下自己的心性,好让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或是想着多一份与众不同的经历,将来可以为自己找个好工作带来帮助。但是,西部与其他的地方不一样。对于旅游者而言,它是风光无限、美丽神奇的旅游胜地,但对于支教的大学生来说,它是一个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荒凉之地。假如我们真的决定去了,就要去接受并且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记得大冰的《我不》中的老潘,他去了纳木错支教,那里海拔高,天气寒冷,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在那里,洗澡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吃的方面就更不用提了,要自己生火做饭而且也只能吃到白菜土豆这样的简单菜肴,但老潘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在那里开了书店,养活了一群孤儿。但是生活中,像老潘这样的支教者,依然还有很多,他们默默耕耘,认真工作,不求回报,只为可以为西部教育、为社会和谐、为平衡东西发展做出贡献。很喜欢巴金的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其实,我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我最羡慕和敬仰的人生。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在最美的年华里,不辜负最美的自己,投身于西部的计划中去,在平凡中磨砺自我,在服务中奉献自我,让我们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吧!
周东斌:“西迁精神”在今天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千千万万的无私奉献着都被吸引其中,在今天,更是一种精神财富,“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于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会批准,“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2017年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这一天被西安交大确定为“交通大学西迁纪念日”。在今天的西迁精神中,它不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要深刻挖掘“西迁”的真正内涵,习总书记指出,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和各级革命者为我国建设付出了前所未有的牺牲,我们要时刻谨记时代的使命,在2020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前进,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为建设祖国奉献我们的光和热。作为社会工作的我,有幸参与过过志愿服务,虽然时间很短,无法跟西迁精神相比,但或许这也是西迁精神的缩影吧,社会工作者从来不是只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而是要真正做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结合。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那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那就是不平凡,在我们养老志愿服务中,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如果我们把更多微不足道的力量结合起来,那会是怎样的力量?在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下,在我们中国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中,我们或许更要关注这些生活在角落中的老人,我们的国家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被提上日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在“西迁精神”的号召下,有义务去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享受一切的同时,我们也要感恩一切,安排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迫在眉睫,一个社会的进步,从来不是在于年轻人有多富足,生活水平有多高,而是在于最底层人民的幸福指数和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我,要时刻谨记西迁精神的内涵“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要努力为老年人谋求更多福利。今天,我们学习“西迁精神”,就是要学习交大人关键时刻为国担当、为国奉献,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之后,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把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火热忱,落实到行动之中。“西迁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所有人,学习“西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的巨浪从未停止它的奔腾,我们也应该乘风破浪,到祖国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生活远没有想象的没那么美好,你看到美好的时候,只是有人在背后负重前行。岁月无静好,我辈仍需努力。
我想去西部
通过对"西迁精神"的学习,同学们还表示有想要去西部支教,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让他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要有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精神。
心得体会
张淑涵:总有人说,想在这最好的年纪里,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而青春总在不断的疑问和寻找之中,梦想在路上。我想,在毕业的时候不如来一次西部之旅,去成为“西迁精神”的传承者,还记得在17年12月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对15位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我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西迁过程,切身体会“西迁精神”,但我们可以重走西迁之路犹如重走长征路一般,走到中国之西北地区,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一位参与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曾说:“以爱感染爱,是我给自己的西部之行定的一个目标。润物细无声,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小事。我愿在四年之后,去往这里给这里留下更多爱,使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使更多人走到“西迁精神”的路上来。
通过此次的“我与‘西迁精神’故事主题活动”,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西迁精神”,“西迁精神”不只是要在口头上说,而是要落到实处去做。我们要传承“西迁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