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围绕青年教师成才成长,用国学智慧滋养教师心灵,1月12日,社会福祉学院“祉于至善”学术沙龙活动顺利开展。本期学术沙龙,邀请社会福祉学院院长崔永军教授,以“从经典文化里学习‘为师之道’”为题进行分享。学校团委书记寇雅楠老师,学科办徐晶老师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社会福祉学院全体教职员参加了活动。
崔永军教授从“经典里的德与道”“为人处事之道”“成师与为师之道”三个方面开展分享,崔教授通过诵读《大学》《中庸》《孝经》《道德经》《论语》等古今经典国学文化,让与会教师体悟先人的智慧,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生体验。
在“经典里的德与道”章节,崔教授详细讲解了“德与道”“修身与安人”“内圣与外王”,以及“知—止—定—靜—安—慮—得(德)”的“成人之道,成事之道,成师之道”,何谓“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等。
在“为人之道”章节,崔教授引用《苏氏家训》中“士农工商,各守一业,和善心正,处事必公。”来阐释“家风与孝道”;用《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中庸》“在上位,不淩下;在下位,不援上; 正己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来阐释在单位中、团体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孝為第一德”(無孝不德)“禮為第二德”“自省、自觉、自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止于至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修己成人之道、读书之道、处事之道和为人之道的重要意义。
在“为师之道”章节,崔教授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指出人师要有敬畏天地人的高尚品质。并引用《中庸》关于“达道”“智仁勇”“知行合一于道”“天地人精髓”等阐释了“成师之道”。用“上善若水的情怀”“博学笃行的意志”“人为吾师的谦虚”阐释了“为师之道”。崔教授引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了努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讲话,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政治标准)。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道德标准)。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业务标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人师标准)。”来阐释“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及“人生成大师的三种境界”。
崔教授的真诚分享,引来了互动交流环节中教师们的热烈回应和积极参与。崔月琴教授、李力红教授分别关于经典文化中关于做人做事、成己成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对《大学》《中庸》中的几个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寇亚楠、徐晶、薛礼峰、李淼等老师也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将哲理、逻辑、艺术与文学等多元学科整合教学的良好载体,经典凝结着圣贤智慧,沉淀着历史烟云,蕴藏着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可以为新时代的国人提供更多最具营养的精神滋养。本次学术沙龙气氛活跃,交流酣畅,讨论深入,对于引导青年教师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在阅读中更好的成长与内化,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未来,社会福祉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题教育的相关部署,围绕青年教师学术发展与成才成长,不断优化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平台,持续举办“祉于至善”系列学术沙龙活动,促进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积极助力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祉于至善”系列学术沙龙由社会福祉学院主办。学术沙龙以“探究学术前沿,激发学术兴趣,提升学术能力,启迪学术人生”为目标,包括主题沙龙、教育教学案例、高端学术论文发表心得、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专著作者主讲Book Talk等不同的形式,旨在为师生提供学术交流、教育教学交流的平台,促进思想的交流与碰撞。邀请行业专家学者、青年教师、优秀朋辈与师生同学面对面,通过分享学术经历与感悟、讲授科研技能,更好地满足师生学术需求、文化需求。
社会福祉学院
2024年1月13日